非小细胞肺癌相关国内外中药发明专利分析(4)

来源:肿瘤影像学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2-09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4讨论 4.1 提高素养,提升专利申请质量 自2011年起,国内NSCLC相关中药专利申请数量大量增加,总量明显高于国外申请。但是,国内申请的授权率却不高,截至检索

4讨论

4.1 提高素养,提升专利申请质量 自2011年起,国内NSCLC相关中药专利申请数量大量增加,总量明显高于国外申请。但是,国内申请的授权率却不高,截至检索日,仅64件获得授权(占总数的39%)。授权率低,提示相关发明的专利质量偏低,究其原因在于相关方面的专利质量意识淡薄、技术创新水平低、专利文件撰写质量差。一方面,部分创新主体为抢占先机,未能针对技术方案进行合理充分的研究,专利文件缺乏严谨的理论阐述和科学的实验验证。另一方面,部分专利申请文献的撰写质量相对较差,降低了授权的可能性。知识产权从业人员应进一步提升业务能力,加深对专利内涵的理解,加强专利申请文件的加工能力,提升专利申请质量,培养专利挖掘和专利布局能力,为创新主体的持续发展提供合理的意见和建议。

4.2 多管齐下,拓展中药应用领域 从相关专利的技术内容分布来看,国外NSCLC相关中药专利申请的技术领域更加广泛,在以中药领域发明为主导的情况下,食品、化妆品也占据了相当的比重(四分之一),而国内申请仅中药领域发明一枝独秀。随着国民经济水平升高,社会大众已不仅仅满足于治疗疾病,对生命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中医药在肿瘤辅助治疗、减轻放化疗不良反应、改善患者整体状况等方面有独特优势,并且素有药食同源、养生保健、美容养颜的应用基础。国内创新主体应注意借鉴国外经验,突出中医特色,拓展中药应用领域[25],丰富产品形式,增加产品附加值,满足市场需求。

4.3 加强合作,培育优势创新主体 国内NSCLC相关专利申请164件,涉及不同创新主体128个,申请量3件以上的申请人仅9个,申请人分布极为分散,并且上述申请几乎都是单一申请人,提示国内创新主体普遍缺乏合作意识,中药总体合作创新程度不高,合作规模较小。专利技术方面,除北京市农林科学院、兰州大学、天津大学等少数申请人在技术内容上相对集中、研发思路有一定的延续性,绝大多数申请缺少后续专利跟进,创新主体普遍缺少专利布局意识。以上原因导致国内申请数量虽多,但却未能形成优势创新主体,直接导致相关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足。专利布局数量是前提,质量是关键,质与量的结合不容忽视[26]。

中医药发展至今,其长盛不衰的源泉是一切来源于临床,经过理论总结和升华进一步指导临床。目前,国内临床医务人员很难较好地兼顾科研,无法将宝贵的临床经验及时转化成科研成果;大专院校、科研机构缺乏临床疗效验证过的处方来源和清晰的市场需求;企业虽有资金优势,但科研实力和人才资源相对较弱。因此,应进一步加强企业、大专院校/科研机构、中医临床机构紧密联系的产学研创新体系建设,促进研发资源充分利用,推动中医药产业的持续发展。

[1]Zheng R,Zeng H,Zhang S,et estimates of cancer prevalence in China,2011[J].Cancer Lett,2016,370(1):33-38.

[2]何建行,Thomas A.D′Amico,支修益.肺癌[M].长沙:中南大学出版社,2015:16.

[3]Allemani C,Weir HK,Carreira H,et surveillance of cancer survival 1995-2009:analysis of individual data for 25,676,887 patients from 279 population-based registries in 67 countries(CONCORD-2)[J].Lancet,2015,385(9972):977-1010.

[4]Siegel RL,Miller KD,Jemal A.Cancer statistics,2015[J].CA Cancer J Clin,2015,65(1):5-29.

[5]周岱翰.一种治疗肺癌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[P].中国专利:2.7,2015-03-25.

[6]广州白云山潘高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.中药组合物在制备防治肺腺癌的药物中的应用[P].中国专利:2.6,2018-02-13.

[7]河北大学.具有抗肿瘤活性的乳菇菌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[P].中国专利:2.9,2012-07-04.

[8]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.抗肿瘤活性的化合物,其制备方法和其应用[P].中国专利:2.1,2010-02-03.

[9]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.抗肺腺癌药物,其制备方法和其应用[P].中国专利:2.X,2005-08-10.

[10]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.右旋去氧娃儿藤宁、其制法和其药物组合物与用途[P].中国专利:2.X,2007-10-24.

[11]贵州大学.从核桃树皮中提取的抗肿瘤药物及其制备方法[P].中国专利:2.6,2008-05-28.

[12]江西天元药业有限公司.富含二氢杨梅素的白茶提取物和制备医药健康产品的用途[P].中国专利:2.9,2018-05-18.

[13]曾卉菱.分离自牛樟芝的化合物、萃取物及其用途[P].中国专利:2.X,2014-12-03.

[14]曾卉菱.牛樟芝化合物、萃取物及其用途[P].中国专利:2.5,2014-12-17.

[15]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,云南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.吲哚生物碱类化合物及其类似物和其药物组合物与用途[P].中国专利:2.5,2012-08-01.

文章来源:《肿瘤影像学》 网址: http://www.zlyxxzz.cn/qikandaodu/2021/0209/424.html



上一篇:基于Scopus的东盟区域性高发肿瘤领域研究态势
下一篇:医疗:新版基药目录推出

肿瘤影像学投稿 | 肿瘤影像学编辑部| 肿瘤影像学版面费 | 肿瘤影像学论文发表 | 肿瘤影像学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肿瘤影像学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