儿童脑干胶质瘤难治吗?儿童脑干胶质瘤有治愈

来源:肿瘤影像学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-05-16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术后两周,吞咽困难、脱水、头部倾斜情况得到恢复(g); 对于儿童脑干胶质瘤,只要不是弥散内生型脑干胶质瘤都是有成功治愈的可能的,选择经验丰富的主刀医生,能够在保障不

术后两周,吞咽困难、脱水、头部倾斜情况得到恢复(g);

对于儿童脑干胶质瘤,只要不是弥散内生型脑干胶质瘤都是有成功治愈的可能的,选择经验丰富的主刀医生,能够在保障不损伤神经的情况下安全全切肿瘤,从而争取患儿更长生存期及更好的生活质量。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作为汇集了全球大师级神外专家的专业平台,可为国内患者提供国际专家诊疗意见,争取更好的治疗。

目前Nick状态良好,无神经功能缺损(i)。

通过枕后正中开颅术,暴露肿瘤(e)

术后情况

主刀医生

手术过程

局限型脑干胶质瘤,占脑干肿瘤的5%,局部肿瘤可发生于脑干任何部位,多见于中脑和延髓。肿瘤的位置及生长方式决定了病人的临床表现,就诊时一般有孤立的颅神经麻痹或对侧半身麻痹。

弥散内生型脑干胶质瘤(DIGP)很难治疗,此类肿瘤一般不主张手术治疗,放疗及化疗是治疗的主要手段,激素仅可减轻水肿,短期缓解病人症状。弥散内生型脑干胶质瘤预后极差,大部分儿童在18个月之内死亡。尽管放疗可在短期内稳定病人症状,但是1年的生存率仅为35%一46%,3年生存率11%一17%。

1、弥散内生型脑干胶质瘤

儿童脑干胶质瘤难治吗?脑于胶质瘤在颅内肿瘤中相对少见,发病年龄有两个高峰,第1个高峰在5一10岁,第2个高峰在4 0-50岁。此病占儿童颅内肿瘤的10%,是儿童相对多见的肿瘤之一。根据影像学检查将脑干胶质瘤分为弥散型、内生局限型、外生局限型及延颈髓型。不同类型的病人,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均不相同。治疗难度以及治疗后预后情况也不同。

15个月大,男孩,饮水呛咳,头部异常左侧倾斜,眼球外展活动受限,此外,反反复复的呛咳导致的反复发作的喉炎

在术中磁共振系统和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的辅助下,主刀专家为男孩进行了俯卧位下肿瘤切除全切手术(b)

使用CUSA刀切除肿瘤,肿瘤基底粘连颅神经根部,术中小心地将肿瘤与颅神经成功分离,颅神经成功保留(f)

2、居限型脑干胶质瘤

a图为术前MRI显示了起源于左侧延髓的胶质瘤,其扩展到后横向和横向。

术后3年,进行T1加权对比增强MRI记录,显示全切肿瘤(h)

INC世界神经外科顾问团成员、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教育委员会主席、德国INI德国Helmut Bertalanffy(巴特朗菲)教授

术中T1和T2MR(c和d)显示肿瘤获得全切,无任何肿瘤残余。

此型肿瘤首选手术治疗(中脑顶盖区肿瘤除外),手术的目的在于减轻肿瘤的压迫症状、明确病理性质、延长病人生命。手术当中切除肿瘤同时应尽量避免加重神经功能损害,术中电生理监测技术的应用极大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,改善了病人术后生存质量。居限型脑干胶质瘤预后较好。如果手术能够全切病灶肿瘤且没有新发神经损伤,则能够为患儿争取更长的生存期。

治疗首选手术,但由于肿瘤和脑干之间没有明确边界,有人主张保留四室底部的薄层肿瘤,以免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。背侧外生型脑干胶质瘤预后较好,相关研究报道92%的病人可以得到长期存活,术后并不需要常规放疗,选择有经验的手术医生切除肿瘤,能够最大程度避免术后并发症,从而更有利于术后快速恢复为患儿争取最好的预后。

3、背侧外生型脑干胶质瘤

背侧外生型脑干胶质瘤常起源于第四脑室底室管膜下胶质组织,大部分位于第四脑室之内,症状出现较晚,首发症状以高颅压及脑干压迫症状为主。

INC德国巴特朗菲教授儿童脑干胶质瘤成功案例一则

儿童脑干胶质瘤有治愈的案例吗?

简要病史:

术前影像

此型是最多见的脑干胶质瘤,占80%,最常见于桥脑,可侵犯中脑及延髓。此种类型在儿童脑干胶质瘤中预后最差,发病年龄通常在5一10岁。其典型的临床症状为:共济失调,长束症状,颅神经障碍等。首发症状常为第VI和(或)第VI颅神经受累,出现斜视和(或)听力下降的症状。

文章来源:《肿瘤影像学》 网址: http://www.zlyxxzz.cn/zonghexinwen/2022/0516/1226.html



上一篇:乳腺癌患者脑转移后坐轮椅求医 珂信:个体化诊
下一篇:10cm,78g巨大心脏肿瘤,频发室速……吴清玉教授

肿瘤影像学投稿 | 肿瘤影像学编辑部| 肿瘤影像学版面费 | 肿瘤影像学论文发表 | 肿瘤影像学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肿瘤影像学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